“‘一带一路’源自中国璀璨的文明,从政策协调、设施设备互通、开放式交易、金融一体化、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五大领域加深各国之间的合作。在我看来,这是释放全球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将使中国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来自泰国的福建医科大学留学生伍颖,在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共建“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深有感触。
回首近10年来,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通过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打造高校优势学科品牌,并通过实施“留学福建”计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张牌”,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宝贵的人才支撑。
引进来,助力国际人才培养
“当我阅读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时,我的孩子们总是会认真观察我。他们说,如果报道中说中国好,我就会笑;如果说中国不好,我就会辩护。”来自斯里兰卡的佩拉萨德·艾迪力辛哈曾参加华侨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人才培训班,在中国学习了10个月,回国5年后,他回忆起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书法作品“中国——友善之国”,并寄回了“母校”。
华侨大学“因侨而立”,培养的学生中有6万多名来自海外。近年来,该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澳门百利宫官网“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机械专业60%以上毕业生、工科30%以上毕业生澳门百利宫官网“一带一路”相关的企业、团体组织;举办“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等培训班,累计培训4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
“这些海外学生有相当比例分布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他们不仅熟知本国本地区情况,而且掌握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成为促进所在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使者。”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许培源告诉记者。
“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的几大重要阶段都在福州完成了。”现在,来自卢旺达的华尔特·南吉姆瓦正考虑定居福州。
到中国学习机械工程是南吉姆瓦一直以来的梦想。2015年,他幸运地通过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进入其中方合作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又继续在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顺利留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南吉姆瓦对此感触尤深:“是中国提供的帮助、奖学金,改变了我的命运。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已经在我的祖国乃至非洲结出累累硕果。”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使者,传递非中友谊,传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