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教育厅正确指导下,日照市坚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将风险想在前、措施做在前、工作干在前,凝聚“政校家社”四方力量,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四位一体保护体系,多维织密“安全网”,筑牢防溺水“生命堤”,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突出的市。
一、健全联动机制,拧紧防溺水工作“责任阀”
(一)坚持“十长”共治,确保“责任落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学生防溺水工作责任体系,完善政府“督办事”、部门“管住水”、学校“教育人”、家长“看住孩”四项机制,形成联防联动、群防群治防溺水工作网。市县层面,建立学生防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长、县长牵头抓总、统筹资源;乡镇层面,镇长负总责,建立“有方案、有台账、有巡查、有奖惩”的闭环管理体系;村级层面,村长落实每日巡查,完成警示标牌布设、防护网安装及入户宣传等工作,打通防溺水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水域防护管理方面,河长、湖长为每个河段(水库)配备专职巡查员,做好重点时段水域巡查。在教育系统,局长统筹部署防溺水具体工作;校长落实“分片护送制度”;班长协助教师关注同学动向,构建起“班级—学校—家庭”的动态报告网络;家长通过参与“六个一”行动,强化监管教育。“十长”同心共治,坚守溺水防线相关做法被中央办公厅简报刊发推广。
(二)强化科技赋能,消除“监管盲区”。将传统人防与高科技技防手段有机结合,打造“硬核”防护屏障。在技防应用上,在万平口海上救援中心投放2台智能遥控救生机器人。市消防救援支队阳光海岸站配备了无人机、水面救援机器人、水下声纳搜救等先进装备,实现实时巡查和救生装备的精准投放。在智慧化管理上,利用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和高空瞭望系统,对重点水域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加大危险水域、重点水域的巡查力度,防止事故发生;学校设置的游泳馆引入防溺水智慧报警系统,当孩子面部低于水面20厘米时,警报器会立即作响,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三)强化联动配合,凝聚“救援合力”。设立防溺水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在全市范围推行“吹哨人”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对水域安全隐患、学生私自戏水等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对成功劝退危险水域游泳戏水的群众给予奖励。2023年以来,成功劝退396起未成年人危险行为,累计发放奖励近2万元。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旅等成员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对各类水域的安全管理,定期对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网进行维护,对重点水域进行重点监控和布防,确保有人巡、有人防、有人管。以村居、社区为单位,建立起1000余个学生互助提醒小组,发现同伴靠近危险水域时,立即劝阻并向家长、老师“双报告”。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防范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安全教育,筑牢防溺水意识“防火墙”
(一)创新教育形式,让防溺水知识“入脑入心”。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宣传,集中开展“七个一”行动(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课、组织一次警示教育、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建立一个同学相互提醒机制、组织一次水域隐患排查、组织一次施救设施配备活动、举办一次技能培训),构建家校共护、合力共管的安全工作网络。建强学校课堂防溺水教育主阵地,以“1530”校本课程为主,将防溺水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形成“天天提醒、周周强化、假日重点”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开展防溺水安全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警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使学校安全教育课有地位、有平台、有渠道、有效果,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聚焦重点群体,实现防溺水教育“精准滴灌”。学校实行“三包靠”制度,学校班子成员包级部、级部包班级、老师包学生,建立包靠台账,对留守儿童、农村男生、家中无人照管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安全教育。联合志愿者、社工等力量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压实家长的监管责任,筑牢暑期防溺水家庭看护防线。
(三)强化宣传引导,筑牢防溺水安全“思想防线”。开展游泳进校园活动,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游泳课,以点带面,实现游泳培训广覆盖。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邀请属地卫生院、消防救援、蓝天救援队等力量入校培训150余次,让会游泳、能自救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载体,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防溺水”的浓厚氛围,构建了立体化“安全传播网络”。通过日照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日照电视台防溺水专栏、公益短信、公益广告电子屏等渠道,高频次推送防溺水知识。今年5月以来,制作防溺水主题教育宣传片200余个,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580次,发送公益短信100余万条,印发防溺水安全知识垫板15万份,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倡议书等宣传材料10万份,有效地做到防溺水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向假期、放学后延伸。
三、延伸防范链条,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一)全面排查,摸清“风险底数”。编制辖区危险水域地图,聘请第三方实地查勘、安全评估,对险情多发“危险点”,进行重点监管、重点布防。组织各镇街对辖区内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警示标识是否缺失、防护设施是否损坏、危险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二)完善设施,构筑“物理防线”。组织各区县、乡镇对危险水域,加装防护栏、警示标牌、救生圈等设施,确保“设备齐全、随时可用”。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围栏、红外报警装置,实现智能预警。
(三)完善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各学校、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制定防溺水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突出实战性,细化信息报告、现场救援、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环节,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迅速反应、高效处置。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防溺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日照市将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完善“政校家社”协同机制,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日照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